学校新闻 News

当我们谈论“感恩”时,我们在谈论什么?

当我们谈论“感恩”时,我们在谈论什么?

它不应是一种被要求的“必须”,也不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“道德绑架”。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流动,是一种看见、理解与回馈的自然过程。

科桥始终相信:教育的意义,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,更在于品格的塑造、情感的浸润与责任的唤醒。

德育,是教育的根;感恩,是成长的魂。在刚刚过去的九月,让我们透过四个真实的片段,走进科桥校园里那些关于“感恩”的生动课堂——

01.
一份持续七年的回馈:感恩,是一种传承

930日,2025年度“科桥-抗震奖学金”颁奖仪式在同济大学桥梁馆举行。这项奖学金的设立者沈星,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:他正是从同济桥梁系走出的博士生,如今的科桥教育校长。桥梁抗震研究室迎新暨科桥-抗震奖学金颁发仪式举行

教育者,先受教育;感恩者,必先有感。沈星校长连续七年以行动反哺母校,用行动告诉科桥学子:感恩不是一次性的回馈,而是一种可以绵延传递的力量——你曾被光照亮,终将成为光,去照亮他人。

02.
一次不约而至的献礼:感恩,是一种共鸣

今年教师节,科桥的老师们收到了一份“不约而至”的感动——没有组织,没有通知,学生们自发送上鲜花、手写信和精心准备的小礼物。“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帮我”“谢谢您总是陪我们到晚自习结束”……纸短情长,都是孩子们心底最真实的回响。

被学生记得,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。教育的温度,正是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中,静静流淌。

03.
一场与时间的赛跑:感恩,是一种回响

925日,A2-1Joye同学在UCAT考试前因证件不全,面临错失考试的危机。在这危急时刻,班主任何老师挺身而出,一路奔跑,在开考前最后一分钟将证件送到了孩子手中。

在我们眼中,这或许是“师者本分”的寻常之举,却深深打动了Joye的母亲。她特地寄来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那一分钟,是老师用奔跑、用责任、用爱心换回来的!

图片


向下滑动查看


这封信,不仅是对一位老师的赞美,更是对科桥“以学生为本”教育理念最真实的映照。

04.
与自我的对话:感恩,是一种欣赏
这个九月,四场师生大会,四个不同的声音,却奏出了同频的旋律。班主任薛老师、教学总监侯克亮老师、牛剑班William同学以及2022届港科大硕士在读的Joke学姐,带来了各自的分享。他们的演讲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主题:感恩始于欣赏。
当我们学会真诚地欣赏自己与他人,便能激发内心最深刻的感动,并从中获得前行所必需的正向力量。
真正的感恩,是一种能够循环生长的力量。它让接受过帮助的人,成为下一个伸出援手的人;让感受过温暖的人,成为新的光源。
愿每一个从科桥走出的孩子,都能心怀感恩,步履坚定。在未来的某一天,也成为那个为他人“点亮一盏灯”的人。


联系方式
咨询电话:4006-321-557
招生资讯邮箱:kqenrollment@kqalevel.com
学校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欧高路钟家弄74号
沪ICP备16053888号-3